回归传统 “用”字引领——工艺美术的创新创造之路(二)

时间:     次点击     本站
“用”字引领,创新产品设计




盲目的仿古复古,满工与繁缛的装饰,美术化与非实用化,主题创作的滥用,符号化、扁平化,是国内工艺美术界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通病。仿古、复古本身,对于恢复和发展传统工艺、提高手艺人技艺水准是必要的,而且也能满足一部分现实需求。但是,如果脱离了文玩、博物馆纪念品等现实需求,误以为仿古就是在继承传统,误以为传承就是一成不变地重复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风格样式,就会误入歧途,使传统工艺的传承停留在肤浅的层次。
实际上,传统工艺原本是适应不同时代、不同阶层、不同族群的生活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,盲目的仿古、复古,只是将历史的碎片作为一种元素应用到现代手工艺制作中,却并不意味着建立延续性、活态的传统。为此,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种传统和两种仿古。一种传统,是传承有序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不断进行再创造,这种传统是一种真正的传统,是活的、持续演进的传统。另一种传统,是传承链条断裂后,在与传统无直接关系的现代语境中,对古代风格样式的摹仿和重复,这种传统是一种假冒的或传说中的传统。
 一种仿古,如龙泉窑、汝窑的复兴,是在材料和工艺上下功夫,是在传统跌入历史低谷之际的一次复兴,是超越时代的局限性,追赶、超越古人,与处在历史巅峰上的宋代美学对话。这种仿古,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有某些相似之处。文艺复兴并不是延续近在眼前的中世纪传统,而是通过“复兴”遥远的古希腊罗马传统,建立一种以个人创造力为基础的现代文明。另外一种仿古,只在风格样式上做表面文章,与古代精品除了外观上的相似,整体技艺水平和文化内涵远远不及。这种仿古,实际上是把传统当作一种符号和元素,挪用到当代手工艺的制作中。很明显,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,非但难以提升工艺制作和设计水平,也无法赶上和超越古人。我们把这种仿古,称为仿古风、复古风。
工艺美术界,除了流行仿古风,还盛行美术风。“工艺美术”这个偏正词组,源自日本从西方翻译而来的“美术工艺”。无论是叫美术工艺,还是叫工艺美术,重心都落在美术上,是以美术的标准来衡量工艺。在工艺美术院校中,工艺美术往往意味着一种不涉实用的手工艺创作;而院校外的手艺人,为了成为受人尊敬的艺术家,也试图效法学院美术,使传统工艺“美术化”。
美术化的一个常见做法,是加框上墙、加基座,创作独立的绘画和雕塑作品。如今,不仅所谓四大名绣一律往美术绣方向发展,在一些原本不具备绣画传统的地区,绣娘们也开始摹仿苏绣,粗针大线地绣出西洋画的效果,加框上墙,试图成为艺术家。徽州木雕或东阳木雕,原本是建筑构件和家具上的雕花,如今也被美术化,成为摆放在基座上的圆雕,或是加框上墙的浮雕作品。不少作品,明显沿用了来自西方的学院派题材,如人体,焦点透视的风景等。在工艺美术院校中,不少人将以实用为根基的“装饰艺术”片面地理解为某种特定的装饰风格,这股风气扩散到民间,也就使得装饰风在工艺品制作中流行。后来,学院中又开始流行抽象艺术、观念艺术,一些手艺人受到这种影响,也开始效仿,做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。
 美术界通行的主题创作手法,也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手艺人的创作。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用不同材料工艺制作的清明上河图,如剪纸、刺绣、竹编、木雕等,以长以大为美,以耗时费工为能事。类似这样的鸿篇巨制,除了摹仿众所周知的古代艺术品,有时也试图运用一些当下流行的主旋律题材,却常常因为与创作者的生活和地域文化脱节,难以引起观者的共鸣。这些题材虽然是具象的,却往往给人以抽象的、符号化的印象。其原因在于,无论是时政类题材还是清明上河图这类耳熟能详的经典艺术题材,在这里都是作为抽象的符号被使用的。
 一般来说,文化的符号化,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上比较常见。如卢浮宫中的《蒙娜丽莎》是所有游客必看的一幅经典名画,将它印在T恤衫或马克杯上卖给游客,可以起到“到此一游”的纪念作用。再如熊猫,作为一种符号,常见于四川的旅游纪念品市场,也大量出现在蜀绣中。这种类型的符号,在今天有一个时髦的名称叫做“IP”(Intellectual Property),例如随清宫戏大热的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皇帝,是促进故宫文创衍生品大卖的IP。在不少旅游景区,都有这类符号化的视觉表征形式,如红灯笼、中国结、少数民族图腾等,它们看似取自传统,却与地方民众的真实生活没有联系,或至少是以一种卡通化、扁平化的方式呈现的生活断片。
在市场营销中蹭热点、卖IP原本无可厚非,但如果在创作中滥用符号,对于创作本身是会带来损害的。一些手艺人在创作中随意使用和堆砌来自传统的符号,如龙凤和各种吉祥图案,并以为这就是在继承传统,这实在是一种误解。因为,在古代,这些图案的应用是要遵循一定规矩的,并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,想用到哪里就用到哪里。如果这些手艺人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在使用符号,就能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产品设计问题。
实际上,为了赢得大众消费者,不一定非要使用来自传统的IP。例如,小猪佩奇大热时,有人制作了一款类似“鸡缸杯”的陶瓷杯,让佩奇骑着自行车到青绿山水中郊游,马上就成了网络上的爆款。但是,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想往大众市场发展、也不考虑开发衍生品的手艺人来说,无论是乾隆、小猪佩奇还是蒙娜丽莎,都是不值得考虑的。他们定位小众文化消费市场,精工细作,以时间和品质取胜,而不是以卖符号和衍生品为存身之道。

当然,如果能两条腿走路,一方面以传统工艺精品服务于小众需求,另一方面以日用品服务于大众需求、以衍生品扩大品牌影响,对于工艺美术企业发展壮大、打造百年品牌无疑是有好处的。不过,对于任何企业来说,不达到一定的规模,不进入一定的发展阶段,是不可能两条腿走路、实现多重发展目标的。

回归传统 “用”字引领——工艺美术的创新创造之路(二)(图1)

蜀江锦院“Shu Art(蜀文化)”系列产品,2017年

 工艺美术企业多数是小微企业,资金少,规模小,只有定位精准,才可能成功接收市场的挑战,形成自我造血机制。不过,无论怎样定位,保留核心技艺、建构传承体系,都是工艺美术企业的立身之本。成都的蜀江锦院,2002年由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蜀锦厂改制、转型而来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在北美和加拿大建立了设计团队,在美国建立了销售网络,推出了一系列时尚的丝织、印花产品。在国内同类型企业中,蜀江锦院的设计研发能力已位居前列,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但是,这家公司并未因此“忘本”。改制后,公司留下蜀锦和蜀绣两条传承脉络和两组核心团队,不仅在博物馆中建立大师工作室,进行活态展演和生产,而且在厂区保留了一条传统蜀锦织造的生产线,培养年轻的挑花结本艺人。

蜀江锦院的抉择是正确的,因为这个世界不缺时尚品牌,也不缺时尚品牌对传统元素的衍生应用,而蜀锦织造技艺一旦失传,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为更好传承保护蜀锦蜀绣的工艺文化,蜀江锦院于2009年投资3000万元,建设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。博物馆用近3000平方米展示蜀锦、蜀绣文化历史,展示各个时期蜀锦实物及复制品约500件,各类绣品、文物约600多件。同时,博物馆内摆放着两台大型的清代花楼木织机,由原蜀锦厂老艺人带领徒弟现场进行全手工织造。此外,博物馆内还设有商品售卖区,以“体验营销”的理念为指导,通过让顾客观摩、聆听并亲身体验蜀锦浓郁的文化气息,实际感知蜀锦的优良品质及深厚的文化,从而促使顾客了解、喜爱并购买蜀锦相关产品。

 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在设计界,滥用“中国元素”的现象正逐渐让位于“传统工艺再设计”等建立在对传统深入了解基础之上的设计;人们对文创产品的认识,不再局限于纪念品和廉价替代品,而是开始关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,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。在生活观念和设计观念的变迁中,工艺美术行业对设计的理解,也应与时俱进。究其实质,设计是沟通生产方与使用方的一道桥梁,只有明确了使用方和消费群体的需求,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设计。正如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所说,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,需要“用”字引领。(未完待续!




人物简介

陈岸瑛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,长聘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主要研究方向有美学、现当代艺术理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传统工艺与相关文化产业。2010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;2018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“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


上一篇 回归传统 “用”字引领——工艺美术的创新

下一篇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